有個好朋友,早期在上海成立了一間小公司,前幾年因疫情回來台灣,這段日子我們聊了很多。
「台灣市場規模太小!不像在中國,他們習慣先砸錢再說,賭到一款爆品就噱海了」朋友滔滔不絕地說著。
「那麼,這些年有算過賺了多少錢嗎?」 「現在這個歲數了,有存到錢嗎?」
每次聽著朋友述說著中國經時,心裡不免產生了許多疑問。
幾次的聊天中才發現:如果不是家裡金錢的奧援,他可能更早打道回府,甚至賠更多。那問題出在哪?
歸納了幾個朋友創業失敗的原因:
ㄧ、用人的方式:
朋友主要負責對外接洽業務,但公司的專業技術,幾乎集中在某些員工身上,而員工一旦拿竅,老闆簡直沒輒,被客戶釘得滿頭包,對員工來說也無關痛癢。這種失衡的雇主關係,必定導致業務破局。
二、業務拓展的社交關係: 公司案件越接越少,主要大客戶就是那一兩間。因此,也因案件來源不穩定,變相地想拉高價格維持公司營運。雖然曾經的代表作也讓公司風風火火一陣子,但不穩定接案品質,讓有些案主因各種考量打退堂鼓。
或許你會好奇什麼職業可以這樣抬高價格,還會有人買單?
很多從事專業領域的創作型、顧問型工作,都是從不間斷地累積實力來創造口碑提高身價。
最近中國疫情趨緩,朋友又動了念頭想要再回去那個大市場闖闖。
但在台灣的這幾年,光是自己到底要做什麼?是否先測試市場動態,利用市場反饋邊做邊修正都混沌不明,更不要談:是否堅持的下去,才是關鍵。
有趣的是:在依然維持著固有的經營思維不去改變不去反思的情況下,哪裡來的底氣覺得大市場就會有更好的發展跟機運?
“創業者的心魔與心智,才是真正決定成功的關鍵”
有些時候,追根究底的探究失敗,面對失敗,既殘忍又痛苦,但只有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、拆解、追明事理、探究本質的原因,重新開始,才會是在新的起點。
否則,哪怕再一次,依然堅持己見,一樣站在爛泥上給自己添加無知的勇氣,決定來個絕地大反攻。
那可能真的死得更快!
-
是說:有些話苦口婆心後對方依然堅持己見,就放水流吧!
畢竟,有些人就是沒有跌到血流滿面,屍骨無存是不會醒的。
創業路上的戰鬥,先戰勝自己的心智吧!
Comments